从某个时刻起,文玩手串已渐渐成为普遍的爱好,尤其是男性对各种文玩手串的热爱程度不亚于对王者荣耀的痴迷。然而,有人批评这是八旗子弟的靡靡之乐,纯粹是消时光,玩物丧志,难以成就大事。那么,现实中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玩手串呢?

实际上,大多数人将玩手串视为一种业余爱好。这些串珠起源于佛教能够普及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非常有趣。尤其是从最初的素串经过不断的搭配,逐渐演变成接近自己喜欢的风格,再到盘玩过程中,树籽由粗糙变得玉化、温润、红亮,这种过程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妙。
无论是108颗的长串还是小手串,都没有固定的搭配方式。人们在借鉴他人的,也在丰富自己的搭配,甚至有的串上融合了N多种颜色,打破了传统审美中不超过三种颜色的搭配原则,却偏偏因为多种色彩的融合而更具民族风格,就像上图的已开片的星月搭配,不会有丝毫的违和感。
也有人对简约风格情有独钟,喜欢玩素串。例如这个小核桃,虽然颜色有明显差异,却阻挡玩家对它的热情。在此,我要提醒那些追求快速变色而刷油的朋友,最终颜色变黑、磨损严重,只会让你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这个世界很多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

核雕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小小的树籽却诠释了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尽管如今大部分橄榄核都是机器雕刻或机雕手修但其艺术风度仍然无法受到影响。
佩戴这样一串核雕,与各种品牌链、高档手表所展现的气质截然不同。它对服装、颜值、场合没有要求,其他人也无法看透戴着手串的人,这种神秘感有时候是很有必要的。
最初的星月菩提子形状并不规则,但经过各种形状、材质的配饰搭配后,依然展现出美丽而厚重的韵味。老串用老珠子来衬托,才能相互成就。

椰蒂被誉为文玩界的百搭之王,与老玛瑙珠子搭配在一起,就像黑漆古与天青釉的结合,中色调冷色调的配合,虽然有人说不够鲜亮,但只有懂货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味道与沧桑文化。
在藏族文化中,隔片珠做手串颇为常见,主要是用牦牛骨制作,因为壁较薄,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上图的牙下脚料制作出来的隔片珠,虽然薄厚不均,但配上牙头,看起来也很不错。
橄榄核玩出来的颜色是枣红色,这也是许多人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然而,在北方,橄榄核很容易裂。
如今的雕刻题材已经不再局限于古时候的写意,更是脑洞大开,只要想到,都可以去尝试。文玩界猎奇,同样能吸引眼球。
一线药师玛瑙虽然产量不小,但颜值绝对值得称赞。大部分一线药师玛瑙做圆珠,少部分桶型,唐八形状一线并不多见,虽然戴起来有时候会膈手腕。
有人说绿松石不适合做刻面,因为硬度不高,很容易将棱角磨掉。而且,它不像其他宝石做刻面会有闪耀的火彩。然而,这种形状做的人少,也就显得新颖,也不失为一种小稀缺之美。